Sunday, April 24, 2011

碎念時間-軌跡(二)

由於媽媽自己求學並不是很順遂,對於我們孩子們的教育,她幾乎是種補償的心態。買全套的精裝兒童書,給我們上私立學校。上才藝班,音樂、作文、美術、功文數學、書法、游泳、英文什麼的。除了跳舞這種東西我很早就表達不喜歡學習以外,那個年代的父母會給小孩補習的東西我都上過。但是這些教育的支出也給家裡帶來很大的經濟壓力。現在回頭看,上了這些學校和課程對我的幫助有多大我不知道,但我倒希望當時我的父母能多陪我們一點,爸爸少加班,媽媽的眉頭能舒展一點。

那是一段寂寞的日子。私校裡充斥著各種比較。所有地方上的名流的小孩都來這個學校上學,父母是議員的,醫生的,律師的,開上市公司的,醫院院長,開連鎖企業的…什麼都有。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家,在裡面實在稀少。不知道我是特別敏感早熟還是別的同學真的看事情的高度跟我不一樣,在臉書上開起同學會,別的同學對學校是充滿懷念,老師慈祥,小學時光天真無慮。而我跟我哥的回憶卻是老師大小眼,貪婪,而我們得努力在勢利的環境裡求生。在我們兄妹之間,我們從來沒有聊過這段日子,但我知道我們的感受是一樣的。我知道老師對待頑皮但是爸爸是名醫的同學就是不一樣。當老師看每個學生的時候,他們看到的不是我們這個人,而是背後的父母開什麼樣的進口車來接我們,過年的時候送的是什麼高級水果夾層帶紅包。為了生存,我們兄妹倆的功課總是名列前茅,因為這是唯一不會受到更多歧視與有意無意的言語羞辱的方法。我一直想不透為什麼學校裡發生了這麼多不合理的事,為什麼爸媽還是讓我們繼續花高學費念這樣的學校,然後過年過節努力送禮給老師,希望老師手下留情,對我們好一點?也許對他們來說,他們覺得這是他們所能供給的,最好的學校,無論如何也要撐下去? 因為這些經歷,年幼時的我,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看不起做老師的人。


當然會這樣覺得是件矛盾的事,因為家裡出了這麼多的老師。記憶中也從來不曾有家長來家裏拜訪過。但是我對老師這個工作是沒有幻想的。又累,又辛苦,又不能隨便請假。生病的時候,最希望是能留在家裏有媽媽照顧我。可是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的。有好幾次甚至是媽媽把我帶到學校去,讓我一個人在她的位子上睡覺,畫圖,自己在空蕩蕩的國中操場晃來晃去,追著落葉跑。媽媽上完第八節回家的時候,已經累到精力全失,脾氣很差,所以我的皮得蹦緊一點。幫忙切下電鍋開關,有時候幫忙洗點菜,微波食品等等。最重要的是不要賴在那裏說話,免得擋到趕著做菜上菜的媽媽。

媽媽很清楚的告訴我以後絕對不要當老師。這是就她的經驗而發的忠告。對她來說,她所教的是不被主流重視的家政和生物。這邊借課來考試,那邊借課來趕課,完全沒有人把她的課當一回事。上課的時候,學生打個毛線又不可能好好坐在位子上,也不可能正經八百的坐著不聊天。要是學生不好好坐在位子上,而且還講話聊天,巡堂的老師會把她的課歸為秩序不好,為了她的考績,她永遠都掙扎於上課秩序的維持。可是這是很可笑的要求。有誰縫個拼布還得正襟危坐的?她常抱怨自己個性太柔,對學生太好,學生都不怕她。她也常羨慕某些教國英數理的同事很「恰」。「妳別看那某某阿姨現在這個樣子喔,她對學生都拳打腳踢的,學生怕她怕得要死,所以她上課秩序一流耶!可是啊,像我根本就做不出那種事情。」雖然我想她心裡也知道同事的行為是錯誤的,可是「生存」是個現實的問題。所以她的結論是,「像妳啊,妳的個性跟我一樣,妳這樣去教書,一定會被吃掉,我不要妳受這種苦。」

我倒是沒有想過太多。路就照著大家都想前進的方向前進。我的數理並不特別擅長,因為我很早就放棄熱門的醫學之路。「也許走法律吧?」那幾年間因為政治生態的轉變,突然法律系變得熱門起來。我以為我會順著熱門科系的列車,照著別人的期望跟大家擠第一志願的法律系。但是,後來高中的一場重病,讓我的生活有了急轉彎。所有的期待在和健康權量之下被放在一邊。而我也發現自己喜歡文字和語言,也許當翻譯吧?高中時的我覺得這該是我走的路。當時連媽媽也覺得如果我能夠考上離家不遠的私立大學外文系也不錯,風景優美,又可以繼續留在熟悉的環境裡。

只是大學聯考成績公布以後,媽媽開始後悔了,或說覺得用這樣的成績念家附近的大學太可惜了,於是決定應該讓我北上念書。那其實也好,只要念我想念的外文系就好了。現在回想起做決定的那幾天,幾乎是一片模糊。事實上大概也只有幾天的時間可以填志願,非常緊迫。我寫了一個版本,大概只列了五個學校和科系,裡面完全沒有師範院校。其實只有第一個志願是我真正在乎的,其他都只是填位子用的。但是我拿給媽媽看的時候,她拿回房間去,出來的時候,把我的志願都改了。當時我做了一件讓我後悔多年的事情,就是我接受了媽媽為我的安排。她讓我跟哥哥念財經系的朋友跟我通電話,打退我想要念文學院的想法(「外文系念的東西都很死,妳出來以後很難找工作喔…」)我一看那分志願順序,照著我的成績和落點,我很清楚外文系當然上不了了,因為被排在法律和商學系之後。以美國文化的思考方式來看,這應該是我的錯,因為我沒有自己的主張和堅持。不過,那時候的我實在很難有自己的主張和堅持,畢竟在傳統文化下長大,覺得「乖和聽長輩的話」才是對的,難道不是嗎?

放榜了,照著我早就知道的結果,我上了一個非常熱門的商學科系。

7 comments:

Erica said...

嗯...這樣的老師真的很討厭 >_<
我也是念私校 不過是教會學校
這樣的情形好一點...

Monkey Tamer said...

嗯,我忘了說,我念的不但是私校,也是教會學校。我家從曾祖母開始就是天主教徒,我們跟學校的修女神父們都是上同一個教堂的,可是情況並沒有更好。

Sumaiki said...

Mindy的文章很精采呢
我沒唸過私校
從小到大都公立的
所以也沒特別覺得哪個同學家世特別好的
當然也有很有錢的同學拉
不過唸公立的感覺大家都差不多就是了

阿威 said...

真巧啊,我大學唸的也是財經科系,但是三流學校的!(這樣講自己母校好像不太好 :P)

Monkey Tamer said...

阿威:
所以我的重點是念幾流的學校不重要,因為那都跟我真正做的事情沒關係了呀。

阿威 said...

確實是這樣,同學都說我主修社團活動,副修財經系,而事實上也真是這樣——四年就畢業我已經偷笑了。

當生命逐漸蛻變成自己決定的時候,回首才發現繞了一大圈。

CT in LaLaLand said...

你說 "我一看那分志願順序,照著我的成績和落點,我很清楚外文系當然上不了了...這應該是我的錯,因為我沒有自己的主張和堅持。不過,那時候的我實在很難有自己的主張和堅持,畢竟在傳統文化下長大,覺得「乖和聽長輩的話」才是對的,難道不是嗎?

放榜了,照著我早就知道的結果,我上了一個非常熱門的商學科系。..."

哈哈,我當年就是這樣的上了“國貿科“。雖然我早在國二時就心有嚮往的希望去讀哪所知名國立商專的”外語科“,但在80年代中期,這個外語科是主修日文,副修英文。我娘就說妳喜歡語言可以,還是修英文以後比較好找工作吧?!主修日文路太窄了。

剛好國貿科就是重視英文的科,除了一般的高中英文,文法的,還有甚麼英語會話,英文書信,英文打字...等的必修科目看來是實際又有前途。天知道我畢業后只真正在一家貿易公司上了35天班,就發誓再也不找“坐辦公室”的工作了。

反倒是,玩票性的教起兒童美語后,竟一教教了五年,最後還跑來美國拿了英文系大學文憑,免得一些白眼的家長常質問我是不是英文本科系出身的?!

當然我不只一次的抱怨我媽如果她當年放手讓我自己做主(沒有人會相信才15歲國中畢業的人能做獨立的思考),我也不用白繞了一大段11年的路,回到我自己真正想走的道路。而且搞不好現在是英日語皆流利吧?!不過那些年做了一大堆奇怪的工作也是一種很好的磨練。如同你的大學教授講的,因為年輕,也沒甚麼好損失的。不喜歡,就換吧。

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