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24, 2009

趣事

最近要幫中文四的學生做總復習,好準備他們三星期後考校內的OPI (Oral proficiency interview). 昨天我叫學生整理學過的量詞,然後分成兩隊對抗,把量詞寫在白板上,讓兩隊輪喊出可使用該量詞的名詞,喊不出來的那隊就輸了。
到「雙」的時候,學生喊
「一雙筷子!」
「一雙手!」
「一雙眼睛!」
「一雙耳朵!」
「一雙腿!」
輪到的那一隊抓頭騷腦想不出來還有什麼可以成對的,虧有人說nostril,可是沒人知道中文怎麼講。結果班上的活寶小莉說:「哈,接下來這個我說出來我們一定贏…一雙奶!」

Tuesday, April 7, 2009

中文學習雜談

這是從另一個分身Mindy's Blog 轉過來的…
朋友J的寶寶崔崔剛過一歲生日。正好這幾年學中文開始流行起來,華裔家庭的小孩至少有些先天環境上的優勢,不從小學點中文實在太可惜。於是J開始規畫起孩子學中文的計劃,三不五時我們一起聊天,她會問我這個語言老師有沒有什麼專業意見。

我個人覺得,爸媽得先了解自己要小孩「學好中文的目標」是什麼? 還有,「到底要學到多好?」是能夠跟說中文的親戚口語溝通就好了,還是要能夠讀和寫? 而讀和寫到底要多好? 讀菜單? 讀路標? 還是讀報紙,讀文學,讀各種中文刊物? 跟讀寫英文一樣好?

思考這些問題以前,我想先講講「語言能力」的概念。雙語或多語的人,即便語言間切換沒問題,基本上都會有一個dominant language,是這個人最熟悉最舒服的語言,通常也就是這個人週遭環境的語言。我覺得語言能力是一種很吊詭的東西。能夠說或寫出語法正確無誤的句子,段落是不錯,但是多好才叫做語言能力好? 這種語言掌握能力跟教育有很大的關係。這裡有些人高中畢業,寫出來的文章狗屁不通沒人看得懂。但是也有那種教授級的人,說話有口音,可是寫起文章或是說起話來字字珠璣。在美國外語協會訂立出來的口語能力標準(這裡的能力是proficiency)裡面,有初級(novice), 中級(intermediate), 進階級(advanced),高級 (superior)等區分。其中的高級(superior)的定義之一是在該語言裡「受過良好教育」(well-educated)。對於高中以下的學習者,因為心理發展未成熟與教育程度的關係,一般像這樣的標準化測驗都是針對成人,所以是不適用的。(所以我不知道幹麻台灣的家長要把小孩送去考全民英檢…有意義嗎?)

如果真的要測的話,高中生最高大概也只能到中級。

為什麼?

因為語言溝通不是只有把文法發音字詞說對就好了,溝通的內容與溝通的策略,在越高段,越是重要。我看過在ACTFL OPI (Oral Proficiency Interview, 一種口語測驗標準,多國語言都適用)裡面,大一的華裔學生進來測,說起話來非常流利,口音也不錯,講家庭,講自己的學校,講興趣,都可以跟考官對答如流。但是該學生的程度就是沒辦法被評到中高級以上。因為被問到一些比較深的問題,比如像是為什麼某某事件你覺得對社會的影響是負面的,該學生可以回答,但是就是答得很膚淺。我也看過受測的人跟考官聊EU,聊貨幣政策的。

所以礙於我的高中學生的心智年紀與教育程度,除非該學生異常早熟,讀遍群書,不然,要達到高度的語言能力,是不太可能的。我們自己教中文的老師,雖然中文是母語,但是在國外有一些時日,要是跟中文脫勾太久,搞不好也達不到高級程度。

我講這些雜哩拉雜的東西,是要說明,要達成某種程度的中文語言能力,是要下工夫,要受教育的,不可能從日常口語對話中達成。爸媽要想想自己的目標到底切不切實際。

對小孩說中文是不錯,但是很快地,小孩開始上學以後,就會開始用英文回應爸媽的中文。因為沒有中文的閱讀能力,語言能力根本上不去。在家中的談話總是不外乎開門七件事,茶米油鹽吃飽了沒。找不到合適的中文語彙,小孩當然開始用英文應答。

週末送去上中文學校,學習讀和寫。但是我常懷疑中文學校的效果。不然為什麼我以前的中文一班上一堆小時候上中文學校的ABC,然後來到大學又得重新煉丹? 一個星期幾個小時去唱唱歌,寫寫字,就能把讀寫學起來嗎? 我很懷疑。要是孩子沒辦法自己閱讀中文讀物,等於還是還給老師了。任何閱讀能力都是需要引導的。父母不花時間跟小孩念書,陪小孩閱讀,提供小孩閱讀的資源,要孩子自己去閱讀,是很難的。這裡的爸媽會帶小孩上圖書館借書回家讀,所以中文閱讀能力的培養理應也是跟英文閱讀能力培養同樣的方式。我自己要是有孩子,這大概是我會採取的策略。

只是這樣很花時間、金錢、與精力。書要花錢與時間去尋找,去採買,然後運回美國。家長要花很多心力自己教孩子。同時也有家長會擔心兩種語言干擾太大,怕小孩說英文有口音,讀寫英文比別人慢。(雖然我覺得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雙語或多語的孩子的確在語言發展上會比單語的小孩慢一些(根據英法雙語在魁北克的研究),但是到了某個年紀追上了,兩種語言中的字彙量和兩種語言單語的孩子其實差不多。

但是孩子在英文的環境裡一定要對英文閱讀能力感到舒適,在中文環境裡一定要對中文閱讀能力感到舒適。這點是針對在台灣追求雙語的家長而發的。也許有些家長過度追求英語,而忽略了中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性。語言能力是可以轉移的。在孩子的dominant language (通常是母語)的成功經驗,通常可以移轉到第二語的學習。母語學習得好的孩子,通常學習外語的成績也會好(正相關)。有些孩子移到美國的時候年紀半大不小,學了一點母語的讀寫,卻又不太多,馬上轉成要學第二語(英文)的讀寫,反而造成學習上的困擾(結果到最後兩種語言讀寫都有問題)。


扯了這麼多,其實J的問題稍微複雜一點。她自己中文不夠靈光,和爸媽以講台語居多,讀寫能力也不太好。這倒考倒我了。我想,最好的辦法是降低標準吧。要能夠「聽說讀寫精通以後變成對中國貿易的能手」--這點必須靠大學以上的教育,到了那時候孩子會選擇什麼,爸媽很難要求,現在也很難推測。如果J也不排斥多學一點中文,找個家教多學一點生活用詞,用兒童書籍學認字,然後回去念給孩子聽,是我建議她的辦法。萬一做了這麼多努力,為了孩子學中文,若自己其實也不太有動力學,到最後孩子大了,反而沒什麼興趣學說中文,那也很煞風景。而且,有時候太過著急反而會折了孩子的興趣。

其實語言學習我覺得背後最大的誘因,說穿了,是經濟社會因素。了解自己文化的根,與人溝通,或是個人興趣,也成。但是若不是因為某個語言背後所帶來的利益,人們也不會做那麼多努力想去學好某個語言。如果中國跟現在的日本一樣,我懷疑學好中文會有那麼重要嗎? 大概父母的態度會和上一代許多華裔的父母一樣--力求融入主流社會即可。

Monday, April 6, 2009

到底吃了飯還是吃飯了

站在一個中文母語者的角度,「了」這個東西若不是因為自己在教語言,恐怕我也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偏偏它是一個中文學習者一定會遇到,而且可能學了很久還是很難捉摸到的東西。

我喜歡看搞語法的人探討每一個「了」字句到底是什麼意思,在什麼語用狀態下到底有什麼功能(下次再把書名放上來)。但是這些知識對學生卻沒有很大用處,因為扯了半天,變成了有二十幾種不同的用法和情境,越學越胡塗。

中文聽說讀寫在level1裡面處理這個語法點,是將其分成Verb+了 與 sentence final 了 兩類。Verb+了表示"completion of action",sentence final 了 表 "change of state"。這是我以前會採用的解釋方法,算是比較接近語法學的歸類。不過學生第一次接觸「了」是Verb+了的句型,常常把它當作是英文的過去式的概念來理解,無論我提醒多少遍「"了"不是過去式!」都沒什麼用。因為這樣的誤解在理解「我明天吃了晚飯以後去找你」會出問題--明天不是未來嗎? 怎麼可能會已經吃了呢? 但是後來我發現,學生把它當過去式也沒什麼不好,還是有解套的方法,下面說明。

(不過,這些複雜的理解與說明,讓我想是不是課本得換一下次序,先介紹Sentence final了??)

我的非中文母語教師同事對這個語法點,有不同的理解。他覺得與其告訴學生許多規律,不如告訴學生一條基本規則,雖然不是萬用(因為他的說法不能解釋所有"了"的句子),但至少正確率可以提高,比學生遇到時亂亂猜還來得比較有效率一點。我把學生丟給他帶了一堂課,請他解釋這個語法點給我AP的學生聽,然後做練習。這群學生,我去年教他們的時候也搞過一陣子「了」的句型了,且肯定一二年級也學過了,但是練習一做還是很茫然。

我的同事大概是這樣解釋的:

Verb+了-action started in the past and is completed
Sentence final 了-action started in the past, completed, and still affects the present

以下兩句為例, (情境: 學生到辦公室尋不著王老師。其他的老師有下面兩種回答)

A.他去了圖書館。
B.他去圖書館了。

我的同事問學生: 「王老師現在哪兒?」

句A: Mr. Wang went to the library. But it's been a while so if you go to the library right now, he might have gone home (or to other places).

句B: Mr. Wang just went to the library. If you hurry, you might catch him on his way there, or find him in the library.

當然這種解釋法對像下面的句子會有點牽強。以下是他接下來的造句:


句C: 我看了電影

句D: 我看電影了

這個人在哪裡? 要是你打電話給他,他說了上面兩種句型,各是什麼意思?
句C: 這人已經看完電影,可能回到家裡了。
句D: 這人剛看完電影,你打給他的時候,他正好散場。

雖然同事造的句子與解釋有點怪,但是我覺得效果達到了。因為接下來的練習,學生可以大致預測「了」該出現在什麼地方,比如下面兩個要學生插入了的句子, 學生就知道「了」是要接在「下雨」的後面,而不會亂插在中間。因為still affecting the present是一個很強的判斷標準。

1. 昨天晚上我 給 你 打 三 個 電 話,你都不在家

2. 就 要 下 雨 ,我們快點回家吧

待續。

Sunday, April 5, 2009

胡思亂想

最近老是有大規模的槍擊事件。今天一邊看著紐約州一個移民中心槍擊事件的後續報導,我一邊轉頭對在旁邊打電動的老公說:「喂,你會不會覺得我的工作其實很危險?」
「你在說什麼呀?」他盯著螢幕問。
「你看,一個人被槍殺的機率雖然很低,但是學校卻是最常發生這種事情的地方。有多少死傷十人以上的槍擊事件是發生在學校裡的? 大部分都是吧? 」
「你的學校應該是最不用擔心這種事情的地方啦!還有,雖然媒体大肆報導,好像很嚴重,但真正發生的機率很低很低。」他覺得我實在太大驚小怪了。

說著說著,就開始扯到槍枝管制上去了。我覺得任何人都有可能幹下這樣的事情,只要這個人夠沮喪,夠憤怒,正好給他一把槍,馬上就爆發出來。我說在亞洲這樣毀滅性的人頂多從大樓頂上跳下去還是放火燒了騎樓的摩托車。可是在美國卻有機會做毀滅性更大的事情。我也很難想像到底是什麼人會擁有槍枝。Nick說他從小到大住的社區裡,沒有聽過或認識有朋友的家裡有槍的。而他住的社區大概跟我的學生家長們居住的社區很像--郊區,獨棟房子,路上跑的車整理得晶亮,庭院修飾整齊。

算我胡思亂想吧。不過,跟我同辦公室的西班牙文老師馬可也有同樣的擔心。他曾經跟我說過,他可是準備好聽到不明爆烈聲就會就地找掩護的。我也說我才在想有什麼逃生出口比較靠近我的教室。那時候我們相視而笑。這大概是我們兩個外國人,對這個國家發生的許多怪事的應變之道吧。

Wednesday, April 1, 2009

中文教學環境雜談

我覺得中文教學(對外漢語教學,華語教學)有很多的迷思,或說其實有很多不同面像。像是被灌水或是沒有考慮到外國與本國消費水平差距的薪水是最常見的迷思。在中文為母語,和中文為外語的環境下的中文教學又是兩種不同的故事。另外,學生的年紀,學生的背景(亞裔或非亞裔),學習的類型…等等,都給中文教學的內容與挑戰帶來許多的差異。

語言交換: 中文國家,外國成人學生
這種大概是那種「教中文很好玩,還可以學外語」的說法的來源。通常,這種願意做交換的外國學生很多中文都沒有靈光到可以隨意聊天,而且恰好老師的外語都比學生的中文強。語言交換的狀況下,也因為兩個人其實不知道怎麼教或解釋自己的語言,聊到最後,就變成教中文的那方在練外語。如果真的想好好學中文的話,學生找的應該是得付錢的中文一對一家教老師。
不過這種狀況到最後都變成在交朋友,其實也不錯啦。

語言交換: 外語國家,外國成人學生
其實狀況跟上面很像。

語言家教: 外語國家,未成年的學生
面對年紀越小的學生,老師比較像是幫家長陪小孩玩的課輔老師與保母,跟小孩一邊玩,一邊把語言帶進遊戲裡。這種狀況其實不太需要什麼文法解釋或知識。

語言家教: 外語國家,成年學生
我覺得這種是最友善輕鬆的中文教學經驗。最適合想試試中文教學的人。一對一教學,學生可以自由問各種問題 ,不過老師也常會被問倒。

語言教學: 外語國家,華裔孩童中文學校、僑校
這樣的學校有很大的文化傳承使命感,反應在教學和教材上,有很多跟教非華裔背景學童不同的地方。文化是很重要的一環,所以文化活動非常多。學生可能在家裡已經熟悉某些簡單的日常生活物品與字彙,就差認字而已,所以課本裡都是大量這類生活物件的字。老師很多可能是由熱心的學生家長擔任。但是學生不見得有意願學習,這大概是這種母語教育的常見現象。畢竟在主流文化影響下,孩子並不能感受到學習自己爸爸媽媽的文化有什麼重要的地方。家長大概也以為週末送小孩去這種學校就盡到責任了。可是生活上也沒有去強調中文的重要,或是親自教授。結果就造就了一批ABC,長大以後中文不會講,上了大學以後突然覺得好可惜,紛紛跑去修中文課,也就是下面要介紹的中文教學環境。


外語教學: 外語國家,大學校園,大學生

基本上來修的學生都算有心向學,學生也都自動自發,因為大學裡不好好學,被當掉就是了。這樣的環境裡,比較麻煩的是heritage speaker 和non-heritage speaker 混合的問題。若是不能把兩種學習者分開來教,會很麻煩。儘管華裔的學生宣稱他們都不會講中文了,小時候學的東西都忘了,但是學起來就是比那種非華裔的學生快。非華裔學生夾在這樣的學生中間學習,很容易有挫折感。甚至裡面還有來拿easy A的投機學生。如果學校沒有好好做分級測驗,把這類想混的學生擋住,會給老師帶來很多麻煩。而老師也得在給分上不讓學生有占便宜的機會,比如加重出席率與上課表現的分數比重,防止投機的學生憑著已經會了卻還來拿學分,而把課蹺光。

如果學生用心學,又因為年紀上已經比較成熟,可以有很多思想、文化上的交流,老師教起來成就感其實是最大的。

外語教學: 外語國家,補習班/語言中文,成人,大學生

這類的學生沒有大學生學分的壓力,多是為了興趣和工作需要來進修的,動力上非常足夠。但是有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是招生--人數要足夠開班才成。畢竟語言中心總是得賺錢。於是維持住學生的出席,並且能夠繼續下去是很大的挑戰。初級中文很多人興趣勃勃,但是越往上修的人越少,如果繼續往下修的人不夠多而流班,老師等於失去了飯碗。
另外因為學生是自己想學習才來的,所學的東西當然會希望越實用越好。但是學生有的因為工作,心有餘而力不足,上課零零落落,這時候老師也會很為難。該怎麼幫學生? 不幫,學生越學越差,就不學了,那就少一個學生了。幫要怎麼幫? 這類的工作也常常都是兼職,所以要維持生活的話,同時兼幾分工作,跑不同的教學中心,或是家教,賺別的外快等等。而且成人班的時間通常都是下班後如晚上,再不然就是週末,工作時間表跟一般工作很不一樣,對有家庭和小孩的人挑戰很大。

外語教學: 外語國家,中小學生
以在美國來講,這類的工作穩定性最高,特別是在公立學校裡(如果政府財務不像現在加州政府一樣爆掉的話,是非常安定的)。但是要進入這個環境教書,一定要有當地的教師証才可以教。教師証的取得各地不同,一般都要修教育學分,然後實習,加州還要考CBEST, CSET等考試。教育學分通常需要一兩年時間才能修完,修完然後再去找教職。教師証拿到後,還要在一定期限內修課進級,才能轉換成長期的教師証。但是在私立學校教書就不受教師証的限制。當LAUSD(洛杉磯聯合學區)還沒有那麼多財務問題的時候,我知道如果一個科目的老師很缺,他們可以用緊急的教師証先雇用了再讓老師就地一邊修課一邊把正式的教師証拿到手。不過,當今連正職老師的薪水都發不出來,得把老師裁掉的時候,可能就沒有這種事情了…

還有另外一個教書的要件是合法的工作身分/工作証。沒有合法工作証,就算修了所有的教育學程,一切都很難。

在中小學環境裡教書我覺得最大的挑戰是文化的差異。家長、學校、學生的態度、教學法,對教育的概念,學風,學制、管教…,在我一開始教書的時候,給我很大的衝擊。雖然我的日常溝通無礙,但是第一次面對一個怒氣沖沖要找我「談談」的母親,我也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說話。原因起自於我在她沒預期的時候,告訴她她女兒上課行為不佳。結果我每次寫信用字遣詞都小心翼翼琢磨再三,除了小心不要表錯意以外,還要想想可能的後果與對方的立場。另外就是教學法了。老師得丟掉亞洲教育的那一套,重新認識學生與「學習」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個人覺得,修習這裡的教育學程取得教師証其實是很值得的。不少人急著問:「我要怎麼樣才可以到美國教中文? 能不能轉換我原有的教師証直接飛過去教?」後者的答案是否定的。而我也覺得如果一落地就開始教書,下場大概會很慘。至少這些教育學分的課可以重新訓練一個老師的教法與態度,並且幫助你了解這裡的教育体系、學生心理等等。(我個人覺得我其實挺需要一些這樣的課程的。正是因為沒修過怎麼管美國小孩,所以我第一年教書過得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