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參加了加州獨立學校聯會的工作坊。其中一場講題名為「引入中文課程:挑戰與方案」。我之所以會選擇去聽這個講題純粹是想認識並和其他在independant schools,也就是私校教中文的老師們交流。不過等我走入會場,才發現與會的幾乎都是學校的外語部主任和外語老師。與會的討論讓 我從 另一個角度看到中文教學供需的問題,也許可以給一些有志要做這一塊中文教學的人參考。從學校的角度,他們感受到這股潮流,甚至是內部學生家長意見調查都開始有 不少人希望學校開授中文。在美國的私校,法文、西班文原本是大宗,其他歐語加上拉丁文更是學校一貫傳統,少數有日文的課程。有幾位教拉丁文、日文,甚至是法文的老師擔心開始設中文以後,飯碗會不保,(因為學校能夠支持並開設幾種語言課,跟學生選課很有關係)因此趕緊跑來這場演講了解狀況。很遺憾的是,學語文很難不受到經濟利益與政治環境的影響。目前學校增設中文是已是勢必的走向。
但是開設中文課程對學校來講,困難重重。(當然也不是不能解決) 怎樣維持住或吸引家長學生的好奇,克服一些「為什麼學中文?」的問題,並招徠足夠人數開班是第一關。(私校的家長族群比較特別,講白一點是中上層階級,有些人還是停留在傳統想法裡)。再來是課程走向。這是個全新的語言,沒有太多標準被建立起來。學生要學什麼? 到什麼程度? 認/寫多少字?有什麼目標(文化体驗 ? 訓練新一代對中國交涉人才?)? 通過AP, SATII, HSK考試嗎?根據那一套的能力proficiency評量? 這些都是學校的外語部準備開中文時 在思考的問題,但在其他外語早就有一套標準學校已經在使用,學生學了多少年要能達成什麼都很清楚的規範出來。
因此你可以想見,如果你是要去面試這種正要開始中文課程的學校,你必須有一整套清楚的規劃,因為這是學校最關注的問題。
再來是中文人才哪裡找的問題。在場所有的學校都搖頭:「真的很難找。」看到這裡一定很多人在心中吶喊,「為什麼?!!!!!我在這裡, 來找我吧!」這裡很明顯有供需配合不起來的傾向。一堆人想找華教工作卻不知道門路,又一堆學校想找中文教師找不到人。我覺得這部分就是新聞報導中文熱吊詭的地方 (也是新聞報導不會報出來的地方)。這些學校要找的,就我在場的觀察是
1.具教學經驗與熱忱(當然), 能獨力開發規畫中文課程:
因為學校就一個中文老師。從小學到高中全包了。搞不好那個中文老師還是唯一的亞洲人,如果他/她是亞裔的話。
2.熟悉美國中學教學方式、制度與文化: 教學法和課室管理是學校很在意的一點-中國老師在亞洲文化下成長,課堂管理跟這裡很不一樣。如果鎮不住學生怎麼辦? 如果上課太過傳統變得機械無趣,學生上了以後紛紛退選怎麼辦? 另外就是,應徵老師能不能接受私校給你一堆非教學任務是課外要做的?(也就是,你知道你在美國的私中教書,除了上課以外,要帶課外活動,帶導生、帶社團、服務家長、課輔學生嗎? )
3.英語能力佳: 因為要帶導生、見家長。 如果面試的時候能顯示出與學校方面溝通無礙,我想學校在聘任上也會對老師更有信心。 學校有些時候根本沒人會講中文,面試的時候,學校也有其顧慮—到底這個人中文好不好,標準不標準?有時還得請會說中文的家長出面鑑定。
4.具合法工作身分: 因此把老師從國外挖過來對他們來說是很麻煩的。辦身分要花錢花時間,還得先搞清楚這個人值不值得這麼做。直接找在當地的中文人才是最快的。一個方法是找學校已有的ABC老師來教。對學校來說,其實是個不錯的方式。因為語言、教學法沒問題,只要把ABC老師送去做一點中文語教訓練就好了。在我之前任教的中文老師就是一個華裔歷史老師被學校拐去成立中文課程的例子。總比從新訓練一個完全沒背景的人從頭學中文還快。另一個是透過家長的僑界背景,推介子女上中文學校的老師來教中文。這種例子我也聽過。當然也可以海外求才。透過漢辦就是個方式。可惜台灣在送老師出去上沒有做太多的事。
這幾個條件缺一不可的話,當然到最後沒幾個人辦得到。但學校也不是完全不考慮只缺一兩項的老師。只是這些條件列在這裡,大家大概可以比較清楚找工作的困難或盲點會在哪裡。本地的教師資格在這類學校不是必需,但是這些要求的挑戰也夠大了。
以上是今天在這場演講所聽到與觀察到的心得。從學校方面的角度看中文課程,提供給大家(特別是那些想進私中independant schools的人)參考。
7 comments:
呵呵,看来我似乎大有可为哦!
除了第二项条件“熟悉美國中學教學方式、制度與文化”我还需要多多加强外(不过,从妳的部落格中,我学了不少哪!), 其它方面,我似乎还算合格耶。让我对这个星期五要北上去旧金山参加的“加州独立学校联合征才大会”,更多点信心。
多谢妳的分析哦。要先去煮晚饭了,有空再来分享一下我最近去面试的心得。
是啊,妳的條件很好喔。搞不好到最後選擇太多,學校爭著要,還變成煩惱呢!
加油加油。
唉呀,妳对我太有信心了。 真是感谢妳的大力支持哦!
今天早上去Brentwood的一所女校试教时就“出锉”了。平常用电脑打简体字,认字认得还算熟了。没想到,今天在教direcitons时,要在白板上写下一些key words时,我硬是大概记得“转”这个字“大概”怎么转,但正确该怎么转,却是没把握。只好很没用的作弊,光明正大的学学生,把我发给他们的讲义拿来对照着抄上去...丢脸...
当然Foreign Lang. Dept. director也发现了。在稍后的面试时,也毫不留情的指出来,并建议我下次有人问我会不会简体字时,别讲 "I can do both traditional and simplified characters." 照我的程度,我只能讲:“I learned traditional characters in Taiwan. But it's easier for me to 'transcribe' traidtional to simplified characters since I've learned the more complicated traditional forms first".
你当初是怎么搞好简体字的呢?除了认命的用我们从小用的那招--每个字写10行--外,有没有什么其它的好办法呢?
唉,我以前在UCLA的時候,寫簡体字也常出搥,尤其是我剛來念書第一學期搞不清楚狀況就接助教,拼音還是用兩天週末在家上網找資料自修,有幾次上課居然拼不出來…呵呵。還好那是最高級班,問我拼音的人不多。
後來教初級班,繁簡一起寫,有時候會錯亂,還被學生捉出來簡体寫錯。結果變成上課前我還得把簡体字練習一遍。
現在我只教繁体,就又唬籠過去了。
不瞞您說,「轉」是我最恨的簡体字之一
(另一個是「韓」,喔還有「書」)右邊那個東西我怎麼寫就覺得怪怪的,筆順不對還是怎麼樣,我也曾在這個字上出槌,所以別太難過了啦。(總 之就是字怪,不是我們怪啦)
嗯,我知道妳面試的那個學校。上星期才在工作坊見過他們。Director是法文的博士,會說中文也在教中文,但他要搬到SF去了的樣子。
你现在的学校教繁体哦,真好。不过中文字(英文也一样)是这样,不常写的话,就会忘记怎么写。看来是不能偷懒的啦。
谢谢妳啦!
請問您們學校是使用什麼教材呢?
教材嗎?
我們是用中文聽說讀寫。如果你的學校沒有任何華裔小孩,也就是純外國人的話,這套教材會用得比較辛苦。
不過,也因為頭也洗了,就只好洗下去了。
Post a Comment